[苏州相门古城墙]关于苏州古城墙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2021-08-22   来源:述廉报告
削弱民间实力加强统治,下令拆毁诸多古城,苏州城也是其中之一。而这,也是苏州城历史上第一次遭到严重破坏。汉代苏州城经历了重修,在原有土基之上继续夯实堆高,基本恢复了原貌。又过了几百年时间,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杨素把苏州城搬迁到城西横山(今七子山)东麓,到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重新迁回旧城。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平定王郢之乱后,苏州刺史张搏重筑城墙。

  随着历史发展,军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传统的土城墙已经难以抵挡攻城武器的打击。于是,砖石城墙日益流行起来。五代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吴越王钱镠第四子钱元璙重修苏州城墙,改夯土为砖砌,高二丈四尺,厚二丈五尺,内外有濠(即内外城河),这是苏州已知最早的砖城。

  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金兵南侵,苏州城遭受很大破坏,城墙经多位知府修治,直到南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郡守李寿朋重建,苏州城方才完全恢复。宝祐二年(公元1254年),苏州知府赵汝历在苏州城墙上增置女墙,也就是城墙顶上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 作用是在反击敌人来犯时,掩护守城士兵之用。有的垛口上部还有瞭望孔,可以瞭望来犯之敌。除了增设女墙,苏州城外还建造了许多瓮城。这是一种半圆形或方形的建筑,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设有箭楼、门闸等防御设施,使得城墙的防御力大为提高。

  南宋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军入侵。因蒙古军队基本以骑兵为主,不喜筑城设防,所以下令拆除各地的城墙,苏州城墙遭到第二次毁灭性打击。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各地起兵反元,官府为抵抗起义军,又重修城墙,苏州城墙也得到了恢复,还加厚城墙、加深城濠。

  明初苏州城墙再次大规模修建。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巡抚韩世琦在原先城墙的基础上改筑,高二丈八尺,女墙高八尺。苏州砖头城墙及城楼,大多

  为清初所建,盘门、胥门等部分则为元末所建。这些后代增建的部分,很多成为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景观,它们也是苏州古城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民国期间,失修的苏州城墙不时出现坍塌,盘门至葑门段城墙、南童梓门附近城墙先后坍塌;金门两侧2处坍塌;阊门与胥门之间有18处城墙坍塌;学士街莲花巷底、天官坊陆家花园、高井头尤家花园等处附近有11处城墙坍塌等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苏州为抗日而构筑防御工事,沿城顶挖掘壕沟,加之以后在战火中有些地段城墙被炸成缺口,城墙受损较大。不过损毁之后,也有多处城墙得到了修复。

  20世纪50年代后期,苏州城墙被拆除成为不完整的城墙。说它不完整,是因为苏州城墙并没有全部消失,它还保留下了盘门、胥门等城门,保留下了胥门南面的一段古城墙,更保存下了大部分的城墙残体。1949 年苏州解放时,古城共有阊门、胥门、盘门、葑门、相门、娄门、齐门、平门、金门、新胥门(其中金门与新胥门是民国时期建造的)10 座城门,城墙还基本完好地保存着。上个世纪50 年代在全国性的毁城浪潮后,苏州的城墙也未能逃脱劫难,“城墙、城门被拆毁大半。1958 年,苏州的城墙、城门被作为‘封建城堡的象征’横遭大肆拆毁。城墙砖运去建小高炉,城墙土挖去作砖坯。解放初期,苏州有10 个城门,1958 年陆续拆掉了7 个,现在只剩下盘门、胥门和金门3个”。这也成为建国以后苏州古城保护最大的遗憾和教训。

  2008年底,经市科技局、市文物局批准,苏州职业大学教授吴恩培率领课题组,对苏州古城墙及其遗址进行了全面实地调研。2010年4月,该课题组精确到厘米的古城墙实测数据正式对外发布:苏州城墙总长度15204.31米,目前较完整的砖石古城墙仅有1249.98米。

  二、苏州古城墙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使命

  阖闾城的诞生,在苏州的历史及吴文化的发展历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它使600多年前泰伯建立并传至春秋时期的吴国有了一个足以传至后世的地理平台。

  其次,这座古城使得吴地的区域文化有了一个足以附丽的地理平台,并以之形成了一个核心地区。正因此,在后世,无论是灭吴的越国还是后来又灭了越国

  的楚国,乃至灭楚而统一了中国的秦王朝,其间,苏州城和它打上的区域文化烙印,都未因朝代的变更和行政区划的改变而消除。

  其三,这座城市的存在最终凝固了商末泰伯所立的古勾吴国及吴地区域的文化缩写符号—“吴”。其后的历朝历代,这个“吴”不断被沿用,或为官方的正式名称,如吴县、吴郡、吴州等;或见诸民间野史和文人笔记的别称、代称等非官方名称,如吴门、吴中、吴会、吴下、吴阊、吴趋、吴城、东吴、中吴等。

  可以说,在吴文化范围内的江南诸城中,没有哪个城市会像苏州这样和“吴”字有如此紧密的联系。而从以上亦可以看出,苏州的地名,无论是见诸正史的官方正式名称,抑或是见诸民间野史或民间的称呼等,尽管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呼,但大多与“吴”字有关。不仅如此,“吴”字所蕴含的文化,更是渗透到后世苏州有地域特色的各种文学、艺术及其他流派中。如明初文学流派中的“吴中诗派”,明代中期在书画领域崛起的“吴门画派”,以及“吴门曲派”、“吴门医派”等,均突出一个“吴”字。体现吴地文化的浓缩代码和文化符号的“吴”字,无论是对后世吴地地域名称的演变,还是对后世与吴地有关联的政治、文化等,都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而一个“吴”字,不断被历史重复,不断被历史张扬,更呈现出一种不绝如缕的文化绵延现象。这种文化绵延现象和春秋时期建立的吴大城有着直接的关系。相比之下,春秋时的其他诸侯国家,如晋、楚、齐、秦、鲁、越等,都没有像吴地这样,有一个始终未曾位移的地理平台即城市实体支撑着。而这一城市实体在后世更是以不断发展着的文化、经济,反过来彰显着3 000多年前的勾吴古国,彰显着3 000多年前整合而成并不断发展着的吴地文化。

  对失去古城墙的城市来说,它们一直徘徊在修复遇到的种种困难与弃之可惜的痛苦抉择之间,而那些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城所拥有的各种荣誉和实际利益,又极易成为一种诱惑,使这些城市产生修复乃至恢复旧时模样的情结。但包括苏州城墙在内的中国各处的城墙,均为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产物,它们均是在事关一个地区及民众安全的情况下,由“生存”压力而产生。中国古代战争中城池(城墙与城墙外的护城河)的“固若金汤”,不仅成为当时人们防御外敌的理想标准与现实需求,同时更成为一种心理的依靠。中国历史上屡屡发生的诸如“誓与城池共存亡”的誓言,也只是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城池与该城守军及百姓生存状态的密切关系。而攻陷城池后经常发生的“屠城”

  行为,既促使后人关注城墙,也从另一侧面揭示了冷兵器时代人们与城墙的依存关系。近代以来,随着火器在战争中的深入运用,城墙的防御作用已大为削弱,而城墙的社会功能已更多地体现在“文化”、“经济”等方面。因此,今日复建城墙的种种议论,其压力不是来自“生存”,而主要是来自“文化”和“经济”。这种来自“文化”和“经济”的压力,在某个地区是否达到了改变城墙现状的值阈,则决定了各地对修复城墙的不同态度与做法。

  三、苏州古城墙的保护建议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在经过了文化大革命后的今天,历史重新被认识,文化受到尊重。人们对城墙也有了崭新的认识。城墙是反映古城位置的主要标志,是体现古城风貌的一个重要载体,又是我们研究古城历史为现代化服务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遗产。1976 年至1981 年,有关部门维修加固盘门的陆门和水门,并修复城台四周女墙、垛口和登城坡道。1982年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整修东段城墙约300米。1986年在陆门城台原址重建重檐歇山式两层三开间城楼。在1986年国务院批复的苏州城市总体规划中专门辟出盘门文物古迹保护区,面积24.7公顷。1996年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又将面积扩大至35.11公顷。现在盘门的古城门、古桥、古塔已成为苏州古城的主要标志和重要风景区。不久前,建设部门又将湮没在破旧棚户区中的胥门古城门和古城墙清理出来,开辟了公园,这里风和日丽,绿草如茵,使人不禁想起往昔“姑胥拥翠”的动人景色。可是,谁又能想到恢复这段400多米长的城墙竟花费了数千万元,这是历史的代价。

  据吴恩培教授承担的苏州市科技局、苏州市文物局等课题成果《2009苏州城墙实测全图》的相关数据,苏州现有的较完整的砖石古城墙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修建的城墙,共1 450多米,占苏州城墙总长度约近10%。面对这份现实数据,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如何保存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如何保护其2 500多年历史的延续性?20世纪80年代初,参加苏州城市总体规划全国专家论证会的专家,曾建议在苏州古城四角恢复城墙,重树苏州古城形象与标志。其后,苏州盘门向东延伸修复一段,盘门城楼和城墙都得到了较好的修复和利用。21世纪初的苏州市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又修复了苏州阊门城门及城南的一段城墙。

[苏州相门古城墙]关于苏州古城墙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http://m.swirlview.com/zongjiebaogao/118497.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宣传部长述职述廉报告范文(精选6篇)

述廉报告

党支部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述责述廉报告锦集五篇

述廉报告

安全管理述职述廉报告精选四篇

述廉报告

2023公安机关述职述廉报告【3篇】

述廉报告

县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汇编四篇】

述廉报告

交警述职述廉报告四篇

述廉报告

书记述责述廉报告【4篇】

述廉报告

乡镇副镇长述职述廉报告【汇编四篇】

述廉报告

民警述责述廉报告(锦集5篇)

述廉报告

乡镇纪工委述职述廉报告(合集3篇)

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