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文化旅游产业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

2021-05-17   来源:交通运管
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把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型战略主导产业来抓,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了渭源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渭河特色文化大县的实施意见》和《渭源县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华夏文明渭河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品牌定位,确立了建设“渭河特色文化大县”和打造“甘肃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强力推出“生态之源渭河源、文化之源首阳山、活力之源太白山”三大品牌景区。并与渭河沿线天水、宝鸡、西安等7市区成立了渭河旅游联盟,签订了“渭河流域旅游发展合作协议”,加强了交流和合作,联合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域。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齐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并举的良好局面。

  (二)产业开发体系初步形成。坚持以节会、活动为载体,不断扩大渭源文化旅游在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功举办了两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甘肃渭源华夏文明渭河源生态文化旅游节,在兰州、西安召开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多渠道宣传推介渭源文化、旅游资源,全面提升渭源知名度。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举办书画专题讲座,为加强我县文化人才相互学习、交流搭建了平台。目前,我县有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44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13家(包括KTV),网吧7家,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单位1家,艺术品经营3家,文化市场其他经营单位3家,专业演出企业1个,出版物零售单位3家,印刷企业13家)。依托“渭河源”文化品牌,积极鼓励一批龙头企业参与旅游商品的开发。目前,开发出了以灞陵桥为亮点的工艺品和渭源土特产为主的旅游商品。全县现有专业旅行社3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5家,新增旅游商店3家,主要生产有“秀峰”牌南山放养虫草鸡、鹿血酒、土鸡蛋等土特产,“得林”牌系列中药材营养保健品,“渭井坊”牌系列酒,“绿源”牌蕨菜、卧龙头、苦苦菜等山野菜系列产品,深受省内外游客的青睐。2013年1至10月份,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0.27亿元,增速39.59%,文化产业投资额达到1.22亿元,文化从业人员累计达到1260人;全年旅游接待人数34.32万人次,旅游收入1.32亿元。人均消费385元,未发生重大(含)以上游客安全事故和重大旅游投诉。

  (三)项目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编制完成了《渭河源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太白山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首阳山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并通过了评审。同时,集中精力打造品牌景区。总投资8600万元的渭源县渭河源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755万元,完成了景区4.3公里车行道路、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景区大门建设工程,并完成了禹王殿主体工程、一线天摩崖石刻、景区游步道部分工程、玉龙景观道铺装工程、九鼎台的安装工程、渭河龙王庙、历史文化展馆框架工程和完成了生态厕所、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和生态桌椅休憩设施等。总投资4315万元的渭源县首阳山景区一期建设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161万元,完成了生态停车场、林下休闲区、5座景观亭以及景区1.5公里的游步道建设和首阳山山门、八卦楼、厕所、车站的改造工程,还完成了游客中心框架工程、采薇苑主体工程、生态厕所、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和部分标识系统。据统计,全县“农家乐”旅游经营户达到4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达1560人。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编制完成了《灞陵桥保护及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渭河源自然遗产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约8969.85万元,建筑面积23683.3平方米的文化综合场馆,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苏维埃政府纪念馆、非物质文化展览馆、城市发展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市影剧院于一体。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100万元。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一个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四)文化旅游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县上把旅游宣传推介作为稳固开拓客源市场、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重要方式,不断创新宣传形式,积极拓宽宣传渠道。一是设计编印了《渭源旅游指南》、《渭源旅游优惠卡》、《渭源旅游招商手册》及酒店、旅游商品、景区宣传单页、渭源旅游宣传扑克等宣传品,并在县内各酒店和省、市部分宾馆饭店进行了摆放。拍摄制作了《华夏文明渭河源》文化旅游宣传专题片和《探秘渭河源》,大型纪录片,摄制了《走进渭河源》专题栏目。二是依托 “中国旅游日”、兰洽会、文博会等省内外重大宣传节庆活动,向社会各界赠送各类宣传品、宣传光盘、优惠卡、优惠券等,有效的宣传推介了我县旅游资源及旅游线路。三是在会川镇三角路口、兰临高速和兰州至中川机场、定西至兰州的高速公路旁设置5个大型户外广告牌,并在县内G22高速安定段、316国道河口段等重要路段安装了5块旅游宣传大型户外广告牌,县内各旅游道路制作宣传牌17块,有效宣传了渭源旅游资源。四是将“灞陵桥”、“渭河源”、“首阳山”、“秦长城”等4项知名品牌作为重点商标进行注册保护,极大提升了我县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民间文化保护成效显著。一是依据国家、省、市相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渭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渭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由渭源县文化界知名人士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小组,健全了我县的“非遗”保护体系。目前,我县进入省级名录的有4项,市级名录的有30项,县级名录的有64项。二是挖掘、整理、提炼了一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编辑出版了《渭源民间故事》、《渭源花儿》和《渭源小曲》三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共3000册,为进一步推动民间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困难和问题

  一是规划特色不明显。即对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统筹不够,导致对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不清晰,也导致一些景区景点规划缺乏明显个性。在景区景点规划中还存在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规划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规划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根据以往定量评价结果,渭源县旅游资源中只有首阳山、天井峡、渭河源头、双石门和灞陵桥达到四级水平,景区文化底蕴均未得到深度挖掘,70%的旅游资源处于中低水平。从现有知名度来看,仅有渭河源、首阳山、灞陵桥跻身于定西市旅游精品线路中,而在省内只是略有体现,区域知名度不高。相对于渭河以北的广阔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来讲,渭源南部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但与同属于秦岭余脉的漳县、岷县等地区具有雷同性。花儿、傩舞等民俗,马铃薯、中草药等产业在临洮、岷县等邻县均有共同的特色。因而,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无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是精品品牌缺乏。产业发展需要品牌支撑,而在我县,真正“打得出、叫得响”的产品和服务品牌基本空白。也就是说,渭源县还没有形成独特的市场品牌和广泛的市场辐射。县内文化旅游资源较多,但产品以单一的观光型产品为主,产品开发缺乏对文化内涵、景观审美特征、地域文化背景等发展因素的综合考虑,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不够,导致产品结构单一,缺少集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多元化的文化旅游“精品”。

  同时,对文化产品的宣传、包装和推介不够,文化产品与旅游脱节,许多产品仅限于家庭作坊式的制作,产业发展仍处于较低层次和水平,文化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极少。景区景点基本上是观光游览性项目,游客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项目很少,难以留住客人。

  三是融资困难,投入不足。全县文化旅游建设投资滞后于经济建设投资,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县上还未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民间资金也没有被充分引导到产业建设中来,融资渠道不畅,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力量还很薄弱,没有形成强有力拉动和促进作用。资金投入不足成为渭源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表现在:一是现代旅游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没有较高的投入,其旅游发展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而渭源县地处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容量的限制,导致旅游开发和建设资金短缺。二是文化旅游促销资金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渭源县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文化旅游产品缺乏相应的包装,区域文化旅游的总体形象不够鲜明突出,从而也降低了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致使文化旅游销售额增长缓慢。三是文化专项基金匮乏,致使非遗保护、图书藏量、文物勘查及保护、三馆免费开放等均受到严重影响。

  四是人才队伍匮乏。渭源县现有文化旅游产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工作经验不够,专业旅游管理和经营人才缺口较大,不能适应文化旅游业大发展的整体需要。而且,文化旅游单位市场意识淡薄,文化产业经营理念落后,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在产品研发、宣传促销等方面,缺乏专业人才,缺乏创新意识,使文化资源优势和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竞争力不强。再者,文化、旅游管理部门编制紧缺,所需机构和人员编制一直落实不到位,文化旅游执法大队、扫黄打非办公室、渭源县美术馆和渭源县野外文物保护管理所编制及机构一直得不到切实解决,现有人员与担负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五是配套设施滞后。目前通往景区的旅游道路路况比较差,尤其是通往首阳山、天井峡景区的西五路、罗莲路和西五路黑爷庙处至天井峡旅游路通行状况极差。各景区规划区内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薄弱,河道治理滞后,通讯信号覆盖率过低,供电、给排水等设施基本未通达,同时景区内种养殖设施、工程烂尾楼和原住地农舍、耕地等交错存在,极大的制约了景区建设施工、经营管理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再者,三馆建设面积普遍偏小,宣传展示不足,不能充分发挥服务群众的职能作用。

  三、对策及建议

  按照县委、县政府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健全机构,强化领导力量。首先,要进一步增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行政推动力。全面升格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健全由宣传、政法、旅游、交通、住建、环保、文化、发改、农业、林业、工信、商贸、教育、公安、司法、食药、行政执法、民族宗教、电力、通讯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部门工作机制,各部门定时向领导小组提交、汇报工作进程,实施“一把手”工程,形成集中全县力量抓旅游的良好格局。其次,尽快成立“渭源县旅游管理委员会”(设副县级专职副主任),升格旅游主管部门职级。由旅委会主任(兼任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副组长)专门负责统筹推进全县旅游产业的建设发展,着重解决职能弱化和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如县内旅游景区、景点分属文化、林业、国土、城建、园林、水务、统战等部门管理,在开发利用上,由于各自利益所致,很难统筹开发,严重影响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明确各乡镇、各部门支持发展旅游工作的目标任务,由一把手负总责,明确分管领导,全面抓好任务落实。在各涉旅乡镇组建文化旅游管理办公室,落实工作人员,实施“全县是景区,乡镇是景点”工作措施,保护旅游资源,落实旅游规划,创建本辖区星级农家乐,把文化旅游触角延伸到基层。

  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尽快成立渭源县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正科级建制,领导职数2名,主任1人,副主任1人,办事员1名。专门负责全县文化产业调控管理、数据统计、渭河源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等工作。成立渭源县“扫黄打非”领导小组,正科级建制(正副主任由文广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兼任),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名。将“扫黄打非”专项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市责任书要求不得少于5万元。成立渭源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副科级建制,核定事业编制5人,负责全县野外文物安全维护和灞陵桥日常管护等工作。尽快成立美术馆,核定事业编制4人,争取国家免费开发资金补助等项目。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升格为正科级建制,同时充实专业人才,尤其是音乐、舞蹈专业。

  同时,建立健全全县发展文化旅游业统计指标评价体系,每年细化分解旅游业发展年度重点目标任务,纳入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年终严格考核奖惩,对贡献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及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到位,没有完成任务的,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并追究相应责任。

  二是理顺体制,实现市场化运作。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实行政企分离,统筹、整合县内各类具有资产价值、经济效益和可供开发的“大农业、泛旅游”类国有旅游资源,组建成立渭源县文化旅游投资开发管理有限公司,解决旅游管理部门专业人员少,行政管理、宣传营销和建设开发、市场融资两块事务相互交织,工作疲于应付,无力开拓创新,无法适应目前产业发展新需要的问题。高薪外聘高层管理人员,并对公司所掌控的资源资产数量,组织专业投融资机构进行分析评估和策划包装,高端谋划编制招商开发项目,积极与银行、证券、投资集团等金融机构对接,采用独自、合资、BT等多种合作模式,对外多元融资,进行景区开发和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以人为本,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积极实施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立文化旅游人才库,聘请一批专家、教授为渭源文化旅游发展出谋划策,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打造一支精通旅游管理与经营的专家队伍;加强导游人员引进和培训,开展岗位大练兵,定期举办导游大赛,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服务水平优质的导游队伍;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吸纳人才,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演艺人才队伍;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全县都是大景区、人人都是导游员”活动,加强对干部职工旅游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推广普通话,不断提高全县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星级酒店建设步伐,力争到2014年底,建成一批上档次、有规模的星级酒店。深度挖掘陇中饮食文化,开发渭水菜系,各乡镇以主干道路为重点,积极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休闲农庄和星级农家乐,打造渭水美食天堂;以渭河源旅游区和灞陵桥历史文化保护区城市旅游综合体为重点,加快农产品和超市对接,在旅游干线建设农产品购物超市和旅游商品专卖店,满足游客购物需求。积极组建旅游汽车服务公司,设立旅游巴士停靠站,开通县城至各景区(点)之间旅游公交专线。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优化”工程,不断改善城乡旅游环境面貌。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监、物价等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做好社会治安、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各项旅游服务工作,加大对景区及周边旅游市场环境的联合执法检查力度,努力营造诚信有序、服务规范、安全舒心的旅游大环境。

  四是文旅融合,打造产业品牌。转变品牌打造理念,拓展品牌建设外延,以更高的标准、更远的眼光,打造旅游品牌。按照《甘肃渭源旅游战略品牌策划》和旅游市场需求情况,从定位、规划、建设、宣传、促销、管理等方面,系统策划制定“旅游品牌战略策划重点项目实施规划”,内容对全县所有涉旅乡镇村社、部门行业、服务机构、经营场所和宣传广告产品进行统一策划、包装,实现战略品牌目标形象的整体塑造。挖掘传承源头文化,创作推出一至两部大型文化旅游主题演出或历史剧目,展示独具魅力的“渭源印象”,让游客畅游渭源,读懂渭河。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包装策划推出县域两日游、三日游、七日游等一批品位高、吸引力强的旅游精品线路,扩大旅游消费;按照“请进来考察观光,走出去宣传促销”的思路,积极推进“区域联动、企业联合、媒体联姻、电子联网”的旅游营销战略,加快形成全方位的宣传促销体系,实现宣传的聚合效应、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广泛开展以派出机构代理、目标城市推介、演艺团体营销、媒体广告宣传为主的国内营销和以电子商务推介、国际旅行社互动宣传为主的国际营销;积极参与省内外各种大型节会营销活动,争取主办、协办大型体育赛事,不断扩大对外影响;在组团参加各种旅游推介活动的同时,抽调县内涉旅专业大学毕业生和旅游局导服人员,组成宣传推介营销小分队,每年深入兰州、西安、天水、定西等地机关单位、厂矿院校和居民小区,多形式、多渠道举办各类专题宣传促销活动;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户外宣传牌等媒介刊发专题广告,在各旅行社、酒店摆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推介渭源旅游资源,促销我县旅游产品;在县内精心策划富有特色、影响深远、文明向上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力争“年年有盛事,月月有节会,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收入”。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打造出一个成型的渭河源旅游品牌,真正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调查报告二

  近年来,雷山县紧紧依托民族文化、自然生态两大资源优势,坚持现特显优发展,按照“一业带三产”发展模式,大力实施“旅游强县”战略,成功打造了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等景区景点,旅游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乡村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548.49万人,同比增长24.8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16亿元,同比增长24.2%。今年一季度,全县接待游客157.2万人,同比增长36.37%,旅游综合收入11.12亿元,同比增长42.26%。雷山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名单,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被省政府列为全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

  一、完善旅游发展规划,领引了景区联动发展

  委托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编制雷山旅游文化创新区规划,具体包括《雷山县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雷山县旅游发展总体策略研究》《雷山县分功能板块概念性城市设计》《雷山县旅游目的地重点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雷山县旅游目的地近期建设项目景观设计》等。委托成都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公司编制《雷公山景区旅游详细规划》。完成了《雷山县西江旅游综合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雷山县旅游文化产业园西江园区总体规划》《西江千户苗寨综合性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明确了未来20年雷山旅游发展目标和建设品位,为景区景点的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景区景点品位

  (一)突出打造精品景区。实施了西江景区西、北两个服务区、西江苗族博物馆、民族特色步道铺装、灯光系统、生态停车场等一批项目,完成雷公山徒步旅游步道建设,启动郎德深度开发工作,打造了一批景观景点,使我县重点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2011年西江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二)突出完善交通设施。积极争取实施交通和旅游公路项目,完成凯里至雷山高速公路建设,完成凯里至雷山二级公路建设,完成雷山至西江、西江至朗利、黄里坳至乌东、连城河口至排乐旅游公路建设,景区景点道路通达能力不断提升。

  (三)突出提升接待条件。文化旅游服务接待设施逐步配套,目前,全县农家乐接待户已经发展到316户,准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旅游饭店1家,二星级旅游饭店3家。全县旅游接待床位达到10600个。

  (四)突出改善乡村面貌。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下郎德、固鲁、乌秀、白岩、干荣等村寨风貌整治,完成格头、也改、掌坳等美丽乡村打造,加强公路沿线民族村寨的包装,完善接待设施,为自驾游、散客深度游提供良好条件,推动乡村面貌的不断改善。

  三、彰显民族文化魅力,增强了旅游吸引力

  成立中国苗族文化雷山研究中心、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江苗族博物馆、雷山银饰刺绣博物馆等机构,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工作,全县有“苗绣”“苗年”“鼓藏节”等13项国家级和1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全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多的县。此外,成功举办一年一度的雷山苗年、十三年一度的鼓藏节,以及北京奥运会火炬(雷山郎德)传递活动、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海世博会西江公众论坛”、环雷公山超100公里跑国际挑战赛、雷公山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等活动,苗族歌舞《我在雷山等你来》成功到国家大剧院以及相关省市进行演出,组织人员到北京、广东、苏州、贵阳等地开展旅游推介,利用中央电视台、腾讯网等主流媒体为我县文化旅游宣传造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较好的展示和传承,民族文化成为我县重要的文化品牌和对外宣传名片,雷山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展示中心”,先后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苗族银饰之乡”和“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等荣誉,西江苗寨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郎德上寨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雷山苗年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民族节庆”,雷山县已逐步成为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了综合效益

  始终坚持围绕文化旅游抓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以茶叶、山野菜为主的特色农业和以银饰、刺绣、芦笙制作加工为主的旅游商品加工业。目前全县从事银饰、刺绣、芦笙等民族工艺品加工销售较有规模农户达200余户,从事民族民间工艺品加工销售农户年收入大多都在10万元以上,部分农户最高收入达到近百万元,规模不断扩大。以黑毛猪、林下鸡等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以杨梅、葡萄为重点的果品业和以中药材、山野菜为重点的药菜业均得到较快发展,采摘体验、农业观光、休闲养生等旅游项目得到开发。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正逐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文化旅游业的带动下,目前,全县在景区景点和旅游服务行业从业的人员达到了近4000人,旅游业发展直接和间接带动1.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五、西江景区成功打造,产生了井喷效益

  (一)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了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污水收集系统、旅游步道、灯光系统、标识系统、西江博物馆、表演场、观景台、寨道、环寨公路、污水处理厂、表演场扩建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建设之中的有营上综合服务区、西江新村、购物一条街、寨内观光栈道等项目,景区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景区现有接待总床位3622个,其中酒店床位310个,农家乐床位3312个,分别比2009年增长91.4%和60.8%;景区现有就餐接待能力9447人,其中酒店接待能力为1730人,农家乐接待能力为9017人,分别比2009年增长232.6%和192%,景区接待能力明显增强。

  (二)景区管理逐步规范。逐步形成雷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管委会(西江镇)作为常设机构进行常态化管理和以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公司为经营主体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使行政管理和企业市场运作相对独立;成立西江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西江千户苗寨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西江农家乐规范管理暂行办法》《西江景区旅游市场经营管理办法》《西江景区建房管理办法》《西江千户苗寨景区车辆管理暂行办法》《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等制度和规定,对在餐饮服务、生产经营、房屋建筑、民族文化保护、车辆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强力整治,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积极做好景区群众思想教育工作,积极主动实施了西江环寨公路等一批惠民工程,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目前,景区群众对营上综合服务区项目的实施都给予支持,景区开发建设步伐得到进一步加快。

  (三)游客人数逐年增多。2008年以来,西江游客总量及旅游综合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2009年共接待游客78.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9亿元;2010年,共接待游客90.72万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61.45%;2011年,接待游客240.35万人(次),同比增长164.9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229.41%;2012年,接待游客156.22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6亿元。2013年,接待游客218.4万人次,同比增长39.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18亿元,同比增长67.55%。2014年,接待游客136.81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37亿元。2015年,接待游客257.32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同时,客源结构日趋优化。客源结构从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前的9个省(市)、自治区扩大到了现在的30个省(市)和自治区,港澳台和国外游客人数明显增加。在游客结构中,团队游客由2009年的55.9%增长至2015年的62.3%,增长了6.4个百分点。

  (四)业态发展不断加快。据统计,西江景区现有企业6家。个体工商户由2008年的65户增加到现在的523户,增长了8倍。其中,“苗家乐”接待户从40户发展到现在的148户,增长3.7倍;民族工艺品店从28家发展到91家,增加3.3倍;餐饮店从8家发展到79家,增加9.9倍;从事银饰加工销售46户、民族服装出租及民族服饰销售105户、百货小商品、特产及副食等其他经营户94户。2015年纳税1300万元。通过积极推介招商,目前已有中国城建投资控股集团、贵州高速投资公司、贵旅集团、贵州强兴地产有限公司、贵州宇强投资有限公司落户营上综合服务区,预计投资近12亿元;正在与贵州旅游投资集团、贵阳日报报业集团、贵阳逸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洽谈西江景区、县城景区的一些文化旅游开发项目。

  (五)农民收入大幅增加。随着西江景区旅游产业不断深入发展,景区开设的环卫、消防、票务、交通协管、导游、观光车、停车场等各类管理岗位460余个,组建西江文工团80人,组建西江迎宾队伍和游方队伍共400余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景区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有效地增加了景区群众的经济收入。西江村直接参与旅游的人数达1600余人。据统计,景区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1700元增加到2015年的10520元,直接从旅游业中实现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631元,旅游业已经成为景区群众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截止目前,累计兑现民族文化保护经费3300万元,使1200余户农民群众直接受益,户均获得民族文化保护奖励资金2.75万元。

  (六)景区知名度大幅提升。随着宣传推介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天下西江”的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看西江知天下苗寨”的影响力得到增强,“吃在苗家、住在苗家、游在苗家、乐在苗家”的时尚旅游逐步形成。2010年,西江景区荣获“多彩贵州十大品牌”“多彩贵州百强品牌”“贵州十大魅力旅游景区”等殊荣;2011年西江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12年,西江景区荣获“中国十大最美村落”“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等称号。2014年,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寨”。2015年,西江苗寨景区被评为世界十大乡村旅游度假胜地。

  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旅游要素不建全。从旅游六大要素看,雷山县旅游开发目前还处于较低层次开发、较低水平经营状态。旅游产品和服务方式单一,观光旅游比重大、休闲度假和深度体验旅游少。农村旅游接待服务能力不足,交通、住宿、餐饮、导游、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文化展示和体验项目不配套。

  二是市场竞争力不强。旅游景区、文化旅游企业“低、小、散、弱”现象突出,有实力、有知名度景区和企业还不多。具体表现在,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档次不高,全县还没有一家5A级景区。没有大型的旅游龙头企业或集团企业做支撑,旅游开发实力不足,无法提供系列化配套服务,宣传营销还未形成合力。游客在雷山逗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综合收入效益不高。

  三是乡村旅游人才匮乏。全县的旅游专业人才与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需要不对等,缺乏旅游发展规划策划、研发管理、宣传促销、配套服务等方面的专业团队。

  五、工作建议及措施

  (一)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我们将抢抓黔东南进入高铁、高速时代机遇,坚定实施“旅游强县”战略,积极争取上级各类项目支持,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按照“区域全覆盖、产业全融合、业态全开发、资源全整合、服务全方位、设施全提升、体验全天候、营销全媒体、品牌全拓展、干群全参与”的要求,进一步做出特色、做足内涵,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力争在2017年实现全县景区化,全域旅游化。一是科学编制旅游产业规划,着力打造个性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培育差异化旅游市场,加快旅游业向产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不断探索景区利益共容机制建设,处理好相关者利益,保持文化旅游发展生机。二是加快景区建设。加快西江景区完善提升,突出以苗族文化为特色,加强与凯里市联合建设大西江景区,将西江千户苗寨打造成为极具影响力的“世界最大苗寨”和5A级景区;启动雷公山景区开发建设,启动陶尧服务区建设,督促和支持协调开发商尽快启动24公里服务区、乌东景区和响水岩景区等区域项目建设,谋划启动雷公山旅游观光车项目,积极创建雷公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争取建成国家公园县。加快推进郎德景区整体开发,完成南统服务区、郎德新村、非遗一条街、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郎德上下寨连接步道建设,完成郎德上寨风貌整治和田园景观打造,启动郎德镇养老公寓项目,配套建成乡村旅游驿站、旅游公厕、自驾游营地等服务设施。加快县城景区化打造,完成县城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启动丹江体育森林公园、“中国传统村落61黔东南峰会”永久会址、陶尧苗家温泉小镇、雷山生态自行车专用车道、雷山苗岭斗牛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苗疆走廊建设,积极开发建设方祥、望丰、大塘等乡村旅游线,完成24个民族村和57个传统村落有旅游公厕、有游客中心、有文化广场、有宽带网络“四有”建设,加快全县景区化进程。三是加快产业带动。围绕“一业带三产”的发展模式,加快旅游业与农业、茶产业、特色工业、旅游产品加工、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延长旅游产业链,推动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四是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纪念品加工业,丰富旅游产品市场。五是发展新医药大健康产业。启动中国苗药园规划和建设,启动县中医院建设,加快苗族医药产业发展。启动陶尧温泉配套设施建设,推动理疗、康体等产业发展。依托雷公山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徒步探险、户外体育等健康产业,启动雷山健康养生基地和户外体育营地规划建设,积极开发“森林疗养、森林氧吧、康体运动”等康体养生产品,打造全国知名健康养生基地。六是加大旅游宣传,搞好市场营销。集中力量在重要媒体、重大平台、重点客源市场上高频次、轰炸式宣传雷山。建立与省州联合、与县县互动和县镇整合的旅游整体营销机制,加大“和美雷山”“中国苗族文化展示中心”形象广告宣传和参展促销力度;切实搞好旅游景点的文化包装,组织和制作一些高水平的具有雷山特色的外宣品,办好雷山苗年、苗岭笙歌、苗岭斗牛、苗族芦笙舞大赛、银饰刺绣大师赛等系列活动,开展多种文化交流活动,拓宽旅游外宣渠道;拓展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和周边省市等地区客源市场,积极策划境外客源市场营销工作。加强与知名网站媒体的旅游宣传合作,策划加大微博、微信等网络宣传平台,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旅游推介会,通过内联、外引等公共关系手段,借力造势,进一步提升我县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实现雷山旅游井喷式发展。七是加强旅游行业队伍建设。要大力引进旅游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人才,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学习、培训和管理,提高旅游服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懂管理会经营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二)扎实抓好西江景区提质扩容。一是推进西江5A级景区创建,按照创建标准,尽快完善软硬件配套服务设施,确保创建成功。二是加快推进西江景区项目建设。完成西江文化创意平台街区、景区多层停车场、长荣服务区建设和朗西万米步道、风雨长廊、旅游步道、观景栈道、民族工艺品商贸长廊及西江新村、西江环寨公路等项目建设;启动凯雷高速营上服务区、文艺创作基地(剧场)、西大门至北大门观光缆车等项目建设。三是高标准谋划推进西江x心景区周边村寨(干荣、长乌、连城、开觉、控拜、麻料)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按照差异互补的原则,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完成对核心景区的有效补充。四是抓好西江景区规范管理,严格管好景区房子、车子、摊子,加大拉客倒票、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促进景区管理规范化。五是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开通凯里高铁站、都匀高铁站、贵阳龙洞堡机场、黄平机场至西江等景区旅游直通车,以及西江与荔波等省内重要景区之间旅游直通车,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智慧旅游”计划,促进“互联网+旅游”发展新模式,年内实现西江景区WiFi全覆盖。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文化旅游产业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

http://m.swirlview.com/gongwen/99024.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会计专业简历自我介绍]会计简历中的自我介绍四篇_自我介绍

交通运管

公安干警的使命_公安干警慰问信_慰问信

交通运管

五一节假期安排_小学生五一节假期出行安全主题班会_策划书

交通运管

【创建文明城手抄报图片】2017年创建文明城市倡议书_倡议书

交通运管

【学生交通安全知识】小学生六一儿童节主持词_主持词

交通运管

交通算法工程师英文翻译|交通算法工程师英文简历模板_简历模板

交通运管

【两学一做回头看自查报告】两学一做回头看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

交通运管

法制安全教育心得体会500_法制安全教育心得体会400字7篇_心得体会

交通运管

[什么是网格化管理]2017年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交通运管

请假回家请假条怎么写|清明请假理由_请假条

交通运管